2024年10月26日下午,由南京服饰学会主办的南京市级学术活动:新质生产力与非遗传承创新学术会议在南京秦淮非遗馆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会议由南京服饰学会主办,南京服饰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承办,秦淮非遗馆协办。
南京钟山文化研究会会长戴中礼、秦淮非遗馆副馆长江楠、南京服饰学会王铮、周笑云、徐云旺、朱建东等学会领导参加了活动,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代表有南京服饰学会顾问、云锦妆花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胡德银、学会顾问、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金陵玉雕非遗传承人喻梅、南京服饰学会副秘书长、中华花艺传承人樊立、南京服饰学会理事:南京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尤璐、江苏卫视靓妆频道制片人周丹、非遗缠花传承人许昕,南京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罗金、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宋湲、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郎家丽、《服饰导报》运营总监刘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委会副秘书长吴颖等专家参加了活动,南京服饰学会国风旗袍专业委员会主任胡艺源、形象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聂语珊、社群传播专委会主任盛嵩、香氛服饰专委会主任阚青、民乐服饰专委会主任李克红、艺术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申东明、旗袍文化推广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奕洁、南京服饰学会技术开发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强、学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敏、办公室副主任孙艳等各部门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活动由南京服饰学会理事长王铮主持。
首先,钟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国内旗袍文化研究与推广专家戴中礼致辞。戴中礼会长对南京服饰学会精心筹备高质量的学术活动表示了高度肯定,他指出,在2021年7月换届大会后,新一届理事会带领全体会员,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学会主要领导的带动下,上下协作,通过积极参与各项学术活动,组织各类科普交流,认真服务会员群体,打造了以服饰为中心的生活美学学术与社会服务共同体,在社会认同与学术影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无论是担任南京国际时尚周活动指导单位,还是一年一度的学会发展会议、创设茶局、锦遇十八坊美学市集、专委会特色活动等,逐渐形成特色品牌,推动学会工作步入正轨,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接着,南京服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笑云致辞。周笑云在讲话中,代表南京服饰学会对参加学术会议和提交学术论文的专家们表示感谢,也感谢上级部门对南京服饰学会的信任。他表示,南京服饰学会在全行业下行的情况下,积极发动会员开展各项活动,坚持开拓进取、开放共享的心态,在专业学术活动、科普讲座、科学研究、工艺改造、创新创业等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
随后,秦淮非遗馆副馆长江楠致辞。江楠代表秦淮非遗馆全体工作人员,欢迎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的专家,也向大家介绍了秦淮非遗馆的相关情况。他表示,在非遗的传承创新发展路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很多有丰富经验的手艺人,但在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是更需要有创新和突破,新质生产力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他衷心感谢南京服饰学会长期以来对非遗传承与推广做出的大量工作,也预祝本次学术会议圆满成功。
进入本次学术会议的正式环节,首先是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云锦妆花工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胡德银,特地从江西服装学院连夜赶来,做特邀报告:我与南都锦——非遗保护与科技创新的思考;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宋湲做主题报告:非遗保护创新与服装产业升级;南京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罗金做主题报告:新质生产力:非遗服饰文化传播与发展新引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郎家丽做主题报告:传统手工类非遗在高等特殊教育中的传承;《服饰导报》运营总监刘鉴做主题报告:媒体发展与服装产业创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吴颖做主题报告:非遗产业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金陵玉雕非遗传承人喻梅做主题报告:科技创新赋能非遗提质——以玉雕技艺为例。
交流环节中,与会人员就各位专家的报告,纷纷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并对南京服饰学会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上的努力表示了赞扬与肯定。在会议最后,南京服饰学会副理事长王铮也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新质生产力与非遗传承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的征稿与审稿情况,向各位介绍了本次学术会议筹备情况和学会近期的活动计划,最后代表南京服饰学会向投稿与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的专家、领导、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合影留念后,与会专家参观了南京服饰学会与秦淮非遗馆联合举办的非遗美学展,活动圆满结束。
新质生产力与非遗传承创新发展学术会议是南京服饰学会继2022年度、2023年度云锦论坛、新媒体论坛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大型学术活动,学会在秦淮非遗馆等单位和专家的积极支持下,克服了外部环境和多种困难的影响,在各位专家、会员的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工作,并完成《新质生产力与非遗传承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这将是南京服饰学会秉持坚持开拓进取、开放共享的心态,坚持学术引领、科技创新道路由一个崭新的起点。
封面
修改记录
还未开始修改